泾县教师进修学校

这个家,让他们不再孤单

来源:《宣城日报》   时间:2008-06-11    点击量:1222 次  

 

这个“家”,让他们不再孤单

 

——访泾县稼祥中学留守儿童托教中心

 

 “在偏僻的山村还有两位老人面对孤灯,思念他们的子孙。想起我和父母各处异地,又想起和父母在一起的日子,瞬间,眼泪已悄悄地盈满眼眶。”……这是泾县稼祥中学托教中心八年级(2)班学生汪青的一篇作文,寄托着对在外地打工父母的深深思念。

在泾县,有着许许多多和汪青一样的留守儿童,根据县教育局的统计,目前在泾县共有10125名留守儿童,并且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由于泾县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农村大量为人父母的青壮年远离自己的子女,孩子们在缺乏父母陪伴的成长过程中所出现的教育问题成为社会各方面关注的焦点。

而在泾县稼祥中学的244名留守儿童无疑是幸运的,因为有托教中心的精心管理,因为有“代理家长”的细心呵护,让孩子们的生活又重新焕发出蓬勃生机,学校和家,老师和家长,这两种合二为一的新机制给他们带来了更加温馨的关爱。

“托教中心”的成立

“我们要为孩子做点什么。”稼祥中学的校长施朝阳在谈到留守儿童问题的时候这样说道。

由于远离家长,留守孩子行为上无人管教、学习上无人辅导、生活上无人照顾,一些“留守孩子”的道德品质、学习习惯和身心健康因此出现了一些问题。与父母远隔千山万水,生活在特殊的成长环境里,容易出现一系列“留守综合征”,如厌学情绪增加,学习成绩下降,性格孤僻,独立意识过强导致防御心重,遇到小事易走极端等,而其道德教育的缺失则更加令人担忧。施校长和老师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毕竟,成长是耽误不起的大事。

而此时,家长们也正处在“为了增加家庭收入,为子女提供生活和教育的资金保障而外出务工和因为外出务工而造成对子女监护的缺失”的两难境地,他们迫切地希望自己子女受教育问题能够尽快得到有效的解决。

为了主动承担起留守孩子教育的社会责任,稼祥中学积极探索留守孩子教育问题的解决途径。2005年底稼祥中学对开展留守儿童寄宿制教育模式的可行性进行论证。经过调查发现,在农村开展寄宿制教育能够成为解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的重要途径,而学校则可以成为解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的主渠道。20064月,“留守儿童委托教育管理中心”在稼祥中学正式成立,公立学校办托教中心,这在全市乃至全省都算是首当其冲的尝试。

施朝阳校长说,国家对留守儿童关注度高,但具体措施落实上仍有困难,实施起来往往不尽如人意。基于这种想法,稼祥中学利用原有学校为高中准备的宿舍楼、食堂、教室等资源(2006年高中部停办),在具备学生生活后勤设备的基础上,结合县域特色,创办了“留守儿童委托教育管理中心”。2006年秋季托教中心开始招生,在全县招收两个班,虽然几乎没做任何宣传,招生形势却十分火爆,有些家长得知消息后,甚至连夜包车赶回泾县为子女报名。

在此后两年多时间里,托教中心进行了严格的管理和教育,教学老师认真负责,生活服务老师全心付出,为留守孩子提供教育教学和生活管理服务,为外出务工人员和来泾投资商家的子女创设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如今,托教中心里的学生改变相当大,那些刚进校时顽皮的孩子们现在完全变了个样,不仅懂事乖巧,成绩也直线上升,回家之后还会整理自己的内务,让家长们欣喜不已。

在托教中心,孩子们的课外活动始终是丰富多彩的。除了常规性和正常教育之外,托教中心不断开展各种活动。学校组织孩子们观看稼祥生平图片展,学习王稼祥同志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德,定期观看具有教育意义的影片,如《闪闪的红星》、《突破乌江》等。今年3月份,学校还把学生带到了泾县烈士陵园的周坡塔,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为了锻炼孩子们的身体、磨练意志、提高自律意识和集体观念,托教中心更是邀请县武警大队的教官,在泾县首次对初中生即这两个留守儿童班级进行了军训,收效很大。

为提高同学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学校邀请了交警队同志进行了交通法规讲座和图片展;邀请检察院同志进行了法律法规讲座,组织学生观看了禁毒知识图片展和禁毒影片《死亡之吻》、《救救孩子》,增强学生们的法制意识。另外,学校还针对托教中心集体生活的特点,大力宣传了防控传染病、流行病的知识,并邀请县中医院副院长来校开展健康卫生讲座。在学习的同时,学校开通亲情热线,为孩子与父母联系、交流提供便利。鼓励学生给父母写信,与父母交流情感,以满足孩子的亲情需求。我们可以看到,学校并没有因为“寄宿制”的开展而放弃家庭教育的作用,还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开展家庭教育方面知识的辅导。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学校的努力在孩子们身上日见成效。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老师们欣喜地看到孩子在这里茁壮成长,纪律观念增强了,与人相处能力提高了,优点越来越多,缺点越来越少,健康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正在逐步形成。

2007年元旦,学校与托教中心全体师生欢聚一堂,自娱自乐,举行了一场气氛热烈的元旦晚会,让孩子们充分感受“托教中心”大家庭的温暖。

“在那热火朝天的教室中,有‘家长’,有孩子,更有温馨,不禁哑然一惊:这不正是一个‘家’吗?”汪青在她的作文《今年中秋不孤单》结尾这样写道。这里的留守孩子已经将“托教中心”当成了自己的家。

如今,“托教中心”无论对学校还是教师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面对新的、特殊的教育对象,承载着学生家长的信赖和重托,他们深感任重而道远。而家长们对托教中心的选择,不仅仅是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全天的专人监管,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这里成长为品学兼优,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当名誉家长

20年前媒体聚焦的“小皇帝”——独生子女不同,如今留守儿童问题的症结不是溺爱而是缺乏关爱。在托教中心,每位教师都与孩子尽可能的多接触多交流,沟通情感,拉近距离,对每个学生有着一个宽容的心态,帮助孩子解决实际困难、进行心理辅导和生活指导,让学生尽快融入“托教中心”这个特殊的大家庭;开展情感教育,让他们感受温暖,体验关爱。

在谈到管理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时,施校长说:“教育是一门艺术,封闭式管理其实并不是十全十美的教育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对孩子天性的一种压抑。”而弥补留守儿童家庭亲情的缺失,填补他们家庭教育的空白,让托教中心的学生得到更多关爱,为其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则成为托教中心一次又一次崭新尝试的动力。

2008423号,稼祥中学托教中心“名誉家长”活动启动。

在学校党总支的倡议下,学校的40多个党员以“名誉家长”的身份担负起了100多个留守孩子的成长需求。这些家长进一步深入了解结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与学生交流、与家长沟通,对留守孩子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进行指导,对其心理进行疏导,用关爱引导成长,直至初中毕业。

八年级(2)班班主任朱建华就是众多“家长”中的一位。朱老师的班上有57名学生,谈到自己刚接受这些留守孩子时所碰到的各种状况,他感慨连连。当时,大部分刚进校孩子的行为习惯都很差,讲脏话是常事,穿拖鞋上课也毫不在乎,有时候甚至会把脚架在桌子上。他们的学习基础也相当薄弱,根本不知道任何学习方法,从何入手学习,有的孩子都很难写出完整的文章。

针对这些情况,朱老师对他们进行耐心的心理疏导,不遗余力的改善班风,培养他们建立优秀班集体的意识,让学生们向团组织靠拢,充分掌握每个孩子的特点、个人信息、兴趣爱好,并且建立档案,有的放矢的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培养。作为一名班主任,朱老师还勤跑教室、寝室和食堂,时刻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

“心灵是一座桥”,为了鼓励学生,朱老师让学生们每周都写道德周记,并多用激励性话语赞扬孩子们,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通过不懈的努力,自然而然的拉近了和孩子们的距离,班风越来越正,学风越来越浓。

老师班上的小女孩陈文娟是泾县黄村镇黄村街道人,父母在上海打工,家里只有七十多岁的爷爷。刚进校时,她性格内向,情感也很脆弱,成绩也只是中等,在老师们的引导、努力和充分信任下,小陈文娟像朵雏菊般迅速绽放,不仅学习成绩迅速上升,还带动班里其他孩子一起学习,有同学请教也是百问不厌,性格也开始变得活泼开朗,今年她被评为省十佳留守儿童,成为托教中心的一个骄傲。

现在,朱老师作为一位“名誉家长”,身边有四五个孩子需要他操心,他很有经验的说,留守儿童一般自我保护意识都很强,老师们不仅仅要从教学上用心,更要从亲情和关爱的出发点上真心对待这些强烈需要父爱母爱的小孩子,才能真正收到感化他们教育他们的效果。现在每逢周末,朱老师就把自己家长名下的几个小孩子带回家吃饭团聚,陪他们一起玩,每到这个时候,孩子们都特别开心。

不仅仅是朱老师,托教中心的其他老师们对这群孩子也特别关心。去年冬天大雪封路,朱老师和教物理的董数先老师包车把没有办法回家的十几个住在蔡村镇和爱民大山的小孩子一直送到车不能开到的地方,让等在那里的家长安心把孩子们接回家,这不仅仅是行动上的接力,更是爱心的接力。老师们的心现在越来越多的牵挂在这些孩子身上,朱老师说,虽然工作量大,可是跟孩子们处久了,感情也越来越深,有时候在家都会想着他们。

关注留守儿童新机制的发展

为何会有“名誉家长”的尝试,“学生的一句话,让我们感触不已。”朱建华介绍,在托教中心,学生最喜欢围在老师身边。有一次,老师问他们,怎么不去玩啊?学生说,除了跟着老师,不知道去哪。当时,朱建华心里咯噔了一下。老师,是这些孩子最信赖的人啊。

4月份至今,开展“名誉家长”活动的时间并不长,效果却极其显著。为了扩大战果,学校乘胜追击,把非党员的老师也吸收进来。

一次一次的新尝试,完全为了留守孩子。对于学校来说,也是一次又一次的挑战。

学校的资源毕竟有限,而由于托教中心的瞩目成绩,2007年的第二次招生更加不需要宣传,家长已经是蜂拥而至。学校丁建彬主任说:“7月初我们的招生就全部招满结束了,之后还有很多家长拜托我们想让孩子进来,现在托教中心两个年级四个班有二百三、四十个孩子,根据我们学校现有的资源,只能做到这么多了。”

关于托教中心的收费多少,一直是一个比较争议的问题。施校长介绍说,现在还没有相关规定对留守儿童教育这块儿有补助政策,因此稼祥中学与当地政府和物价部门进行协商,比照高中寄宿的标准,按照每学期600元,每个孩子80元的住宿费进行收取。施校长说:“打个比方,就有点像让孩子们提前进入高中了一样。”虽然托教中心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施校长仍然心存担忧,收费、安全因素、以及学生越来越多,管理难度越来越大等问题都日益突出,老师们扮演着教育者和家长的双重角色,投入量也越来越大……可是为了孩子,施朝阳说,咱们还是得一边干一边担忧一边往前走,路不就是这么走出来的么。

如今,“托教中心”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正在以积极的态度探求学校如何在解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上的主渠道作用,进行着留守儿童寄宿制教育的尝试。学校希望通过开展一系列有关“寄宿制”的交流学习与教育研究,形成一些解决具有共性特点问题的方案,为解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贡献更大的力量。

2008611日《宣城日报》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