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将启动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时间:2007-04-26 点击量:834 次
中国教育新闻网北京
廖文科说,加强青少年的体育需要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的青少年体育格局,同时也需要我们教育部门内进一步端正思想、深入推进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改进学生课业的负担,为创造体育工作创造条件。同时我们教育部要按照中共中央政治局23号会议提出的要求,我们在近期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方面,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大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宣传力度,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支持青少年体育工作的良好氛围和有利于我们工作开展的社会环境,包括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将起到这样的作用。
第二,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将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近期举行启动仪式。各地要以学校为单位,在统一时间统一开展适合各自特点的集体体育活动。今后,将以阳光体育运动为抓手,全面深入持久地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通过达标争优推动学校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
第三,要抓紧研究制定学校体育卫生条件基本标准,明确各级各类学校体育场地、体育卫生器材设施基本要求,并作为评价学校办学条件是否合格的基本要求,促进学校改善体育卫生条件。
第四,加大学校体育设施的投入力度,抓紧研究制定学校体育设施条件改善的相关项目,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方面积极性。中央要给予经费支持,通过支持项目对一些地方给予支持,同时要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加大投入改善学校体育设施条件,满足学校体育教学和学生体育锻炼的基本需要。
第五,尽快推动学校体育场馆在课余和节假日向广大青少年开放,充分利用现有的学校体育场馆和设施,缓解青少年体育锻炼和社区体育设施不足的矛盾,满足青少年在课余和节假日参加体育锻炼的需要。
第六,建立对学校体育的专项督导制度,增加体育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在教育督导、评估体系当中的权重。对各地学校落实国家有关体育卫生工作要求的情况进行督促检查,而且要把检查的结果进行通报,依次推进各地各地重视学校体育工作。
教育部推出八项具体措施加大学校体育工作力度
中国教育新闻网北京
廖文科说,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国家教育体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学校体育工作得到不断加强,青少年的营养水平和和发育水平不断提高,为提升全民族健康素质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但是,学校体育工作和青少年体质健康方面还存在许多突出问题和严峻挑战。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健康观念、全民健身的氛围尚未形成,不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观、家庭成才观、育子观,制约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依然严重,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仍然过重。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对青少年健康缺乏应有的关注和重视,导致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受到严重影响,国家关于学校体育工作的要求和措施得不到落实,体育场地设施不足,体育课、体育活动的时间得不到保证,青少年学生的耐力、力量等部分体能指标以及肺活量水平持续的下降。 特别是近10年来,下降的速度加剧,超重和肥胖学生的比例迅速增加,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此外,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屡有发生,已占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数2/3。
廖文科说,2006年10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报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存在的突出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一些社会知名人士纷纷呼吁全社会要关注青少年体质健康,重视青少年的体育工作。同时,青少年体质健康存在的突出问题也引起了中央领导、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全社会要给予关心和支持。 为此,教育部专门组成8个调研组,对学校体育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和有关部门共同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对策和措施。中央政治局4月23日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加强青少年的体育工作,特别强调要加强领导,齐抓共管,形成全社会支持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合力。
廖文科介绍了近一个时期教育部出台的有关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措施。一是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制度,将达到标准作为“学生评选三好生”毕业的基本条件之一,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二是在新的课程标准当中,较大幅度的增加体育课时,小学一二级从原来的三节体育课增加到四节,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三年级由原来的二节体育课增加到三节,高中阶段确立的11个学分,是高中阶段所有学生当中学分最多的学科;三是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推动体育考试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促进学生认真上好体育课,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四是要求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活动,通过体育课课间操、早操、课外体育活动等形式保证每天锻炼一小时;五是大力推广课间体育活动的形式,通过调整作息时间,将课间操时间延长到25-30分钟,并扩展活动的内容,除了做广播操以外,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六是组织实施全国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内容,前后评选出20多个全国性的示范区,以次推动中小学校广泛开展课外活动;七是开展体育和艺术“2+1”的项目实验,使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在上好体育课、艺术课,积极参加课外文体活动的同时,至少掌握2项能够拥有经常锻炼的体育项目和一项艺术特长;八是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与公告制度。定期监测和公布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促进学校、家长和全社会关心和重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相关链接:政治局会议研究加强青少年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