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工作简报(3)(总36)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16-05-08 点击量:613 次
月 工 作 简 报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第3期(总36期)
泾县稼祥中学办公室 2016年5月3日
一、本月工作要点
1、认真做好创建文明县城各项工作。(各科室)
2、核对教职工信息,上报干部花名册。(办公室)
3、开展2016年岗位设置工作。(办公室)01
4、做好教师资格证注册工作。(办公室、教科室)
5、刊发校报并做好学校宣传工作。(办公室)
6、认真开展“两学一做”活动。(办公室)
7、做好泾县中学自主招生考试送考工作。(教导处)
8、组织举行八年级男子篮球赛。(教导处)
9、开展九年级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教导处)
10、开展期中教学检查。(教导处)
11、做好名师工作室送教下乡暨研修活动相关工作。(教导处)
12、继续做好观课议课活动。(教科室)
13、组织教师参加市英语、历史优质课比赛。(教科室)
14、继续做好中考研究工作。(教科室)
15、召开班主任暨安全工作会议。(政教处)
16、举行第七届艺术节艺术表演。(政教处)
17、参加县爱国主义演讲比赛活动。(政教处)
18、开展“5.12”安全疏散演练活动。(政教处)
19、集中开展防溺水宣教活动。(政教处)
20、开展市县文明班级评选活动。(政教处)
21、举办稼祥中学第七届艺术节艺术作品展。(团委)
22、完成优秀团员、团干评选。(团委)
23、上报县级美德少年。(团委)
24、组织志愿者分队参加自行车邀请赛志愿服务工作。(团委)
25、完成并上报走读生贫困补助工作。(团委)
26、完成2016届初中理化实验操作考试复习迎考工作。(教导处、科教馆)
27、完成泾县2016届初中理化实验操作考点安排及考务等工作。(科教馆)
28、完成2017届初中信息技术考查工作。(科教馆)
29、做好留守儿童心理辅导工作。(服务中心)
30、开展国有资产清查工作。(总务处)
31、上报励志楼维修、大屏维修、课桌凳招标等相关工作。(总务处)
32、做好市关工委“铁军精神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相关工作。(工会)
33、做好县总工会来我校慰问留守儿童相关工作。(工会)
34、组织开展县中小学名师工作室 “名师送教下乡”活动。(师训处)
35、组织实施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工作。(师训处)
36、组织名师工作室部分成员考察学习。(师训处)
37、上报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提高班培训实施方案。(师训处)
38、组织实施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发展测评工作(师训处)
二、上月重点工作回顾
1、4月25日,王稼祥、朱仲丽亲属一行5人在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杜寿琴陪同下到我校视察指导,大家感叹学校变化很大,各方面的工作都很出色,正处于上升阶段,希望学校继续弘扬稼祥精神,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王稼祥同志诞辰110周年献礼。
2、我校八(6)班张宇轩同学获得全国作文大赛最高荣誉“全国文学之星”称号(全国仅20名“全国文学之星”)。
3、4月7日下午,市工商局联合市教体局对我校食堂进行了安全检查。
4、4月16日,肥东县众兴中学全体班主任和校领导班子成员共计30余人来我校考察学习。
5、上报争创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相关材料。
6、开展治理中小学校和在职教师有偿补课专项行动各项工作。
7、认真开展“学经典、讲经典、考经典”活动。
8、组织九年级学生参加中考体育考试。
9、组织七、八年级期中考试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10、组织教师参加2016年省首届微课大赛。
11、开展爱国主义演讲、征文、网上知识比赛活动。
12、总结上报综治宣传月工作。(政教处)
13、开展学校“优秀团员、团干”和“校园之星”评选工作。
14、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团委)
15、做好各功能教室卫生、美化等工作,完善软件资料使用记录。
16、开展青春期教育。
17、完成2016年公用经费预算申报工作。
18、做好民生工程宣传月总结上报工作。
19、组织部分教职工参加査济三千米健步走活动。
20、继续进行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有效学习指导”专题远程培训工作 。21、开展对全县部分中小学校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校本培训工作检查与调研。
三、其它事项
县文明创建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请全体师生要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