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务本 本立而道生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12-09-11 点击量:1408 次
教研务本 本立而道生
——泾县稼祥中学教研组建设实践和思考
教研组是学校实施教学管理、开展教学研究的基本组织,是发挥教师集体力量、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阵地。
教研组的主要任务是组织教师进行教学以及课题研究工作,总结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师的思想水平、业务水平和教学研究能力,建立良好的教师集体,培养良好的教风,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教研组建设,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促进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需要。为此我校高度重视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建设,努力发挥教师参加教学教研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下面就稼祥中学这几年在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上的一些做法在这里向各位领导和行家作一个汇报。
一、加强组织和制度建设,保证教科研工作顺利开展。
1.教研组和备课组的设置。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教研组和备课组隶属教科室和教务处管理。教研组原则上以学科为单位设立教研组。备课组原则上分学科分年级设立,同一学科同一年级教师数如少于3人的可以跨年级组建备课组。
2.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的聘任。每学年,学校要聘任有责任心、教学专业水平过硬、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教师担任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学校通过文件的形式聘任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签订责任书明确组长职责。工作量纳入课时计算,教研组长每周计2课时,备课组长每周计1节。
3.完善教研考核制度。学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稼祥中学集体备课制度》、《稼祥中学校本培训和研讨制度》、《稼祥中学教育科研管理制度》、《稼祥中学教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就继续教育、校本研训、课题研究、观课议课、集体备课、科研成果、专业发展等七个方面的情况对教师进行考核。每学年,学校还根据《泾县稼祥中学教研组、备课组管理办法》对教研组、备课组进行考核。
4.有计划和有总结。学校要求各教研组、备课组都必须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及本学科的教学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期工作计划。工作计划必须在开学第一周内制订好,上报教科室,经教科室和分管校长检查审定后方能组织实施。同样,学期末各组要认真撰写工作总结,连同会议记录等材料一同交至教科室检查。
二、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1.坚持理论和实践学习。学校通过各种措施激励教师进行业务学习。教研组每学期组织一次读书活动,及时写出心得感悟。外出学习充电的教师,回校后要上交参研笔记、通过开设观摩课、汇报讲座等形式向本组教师进行“二次培训”,达到“一人培训,众人受益”的效果。
2.有效观课议课。结合继续教育的各项专题,教研组把 “一人一课”写在每学期的计划中,教科室梳理成册,上报学校,下发教研组。开课时,教科室每课必到,分管教学教研的程校长也尽量每课必到,进行指导和组织评课议课。自2011开始,在“一人一课”的基础上还开展了《泾县稼祥中学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大赛》。通过竞赛,提高了教师的公开课质量,锻炼了中青年教师队伍。
3.抓实集体备课。集体备课就是指教师在课堂讲授之前,由备课组长组织全体备课组成员集体研究、 讨论讲课内容和确定教学重难点等问题,研究、产生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帮助授课教师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一种集体研究形式。每周三的课外活动是我校集体备课时间,每次集体备课都要做到讨论有主题、活动有通知、会议有记录,材料要上交。
4.扎实开展中考研究。中考成绩对一所学校来说比较重要。对中考复习进行研究,确保中考复习的方向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中考复习质量和效率是学校教学研究的重点。我们的做法很简单, 3月份,教研组和备课组反复研讨复习方案;4月份组织全体毕业班中考科目教师参加 “中考复习研讨会”;5月初,对第一轮复习效果进行评估,进一步明确中考复习方向,优化后期复习。说到底就是真正发挥教研组整个团队的力量。
三、 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工作,提高教师科研水平
1.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会遇到很多问题,对这些问题论证之后进行系统的研究,我认为这便是课题研究。我校对课题研究非常重视,为加强课题研究的组织领导,专门成立了学校教科研规划小组,校长担任组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担任副组长,成员为各教研组长。规划小组首先引导课题组做好课题选题论证工作。其次,对立项的各级课题进行跟踪管理,做好课题研究各方面的指导,促进课题研究向着规范有序、高效优质的方向发展。
自2008年以来,根据我校教科研实际针对性地申请了八个市级以上教育科研课题。
一个在研的国家级课题: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远程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一个已结题的省级课题:
《乡土历史资源开发与初中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三个已结题的市级课题:
《留守儿童初中阶段教育问题研究》,
《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模式研究》,
《研究数学优秀课例创建发展型学习的课堂的研究》;
三个在研的市级课题:
《现阶段县城初中校本教研的实践研究》,
《初中物理学生个性化作业设计的研究》,
《初中化学作业有效性研究》。
以上课题都是我校在教学实际中遇到问题,有很强的实际意义。如2011年和县教研室共同申报的《现阶段县城初中校本教研的实践研究》课题,其中就有对现阶段学校和教研组如何搞好校本教研的研究。通过以上课题的研究增强了教师的研究意识,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也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
2.积极参加各级教学评比。教研组一方面要积极承担学校和教研部门安排的常规工作;另一方面要根据学科特点和自身优势,围绕课程改革和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参加各级教研部门组织的教科研评比活动。自2008年以来,收获颇多,省级获奖和发表的教科研论文就达21篇。市级获奖和发表的教科研论文93篇;还有5人在省级优质课和教学技能大赛获奖,其中我校胡前进老师获得了物理优质课省一等奖。2011年我校汪长喜、张春云、朱俊、季渡平、朱春林、王洁、吴慧慧等7位教师分别获得了市级和县级骨干教师荣誉称号。
虽然说真正的教师成长来源于教师自我的强烈愿望。但教研组的力量也是不容小觑的。我认为,以上工作中教研组至少起到组织、指导、推动、监督的作用,也起到了缩短教师成长周期的作用。
四、努力创建学校教科研特色,推进学校特色建设。
不断进步的教科研是我们稼祥中学的特色。我们立足稼祥校情和学情,以教研组为主阵地,针对性开展了一些有特色的“自选动作”。
比如,有一年一届的“教学开放日和教学研讨活动”。
两年一届的“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竞赛”。
还有英语组有两年一届的“英语情景对话比赛”;
历史组有两年一届“泾县乡土人文知识竞赛”;
语文组有“诵读比赛”和“语文手抄报比赛”;
数学组有“趣味和应用数学知识竞赛”。
理化生组有“学生小论文评比”和“学生小制作比赛”。
这些有特色的教学教研活动和实实在在的教研内容,增强了教研组的活力,推动了骨干教师的成长。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几年来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实践告诉我们,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本就是“真”和“实”。 只有把教科研工作落到实处,才能激发教师的团队力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真正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有目共睹,继2011我校中考获得好成绩之后,今年中考再续辉煌,全县总分前10名我校有又5人进入,前5名有3人名列其中,这对于稼祥来说这是多么不容易!但我们做到了,我想这与稼祥老师在教学教研上求真务实是分不开的。
然而,教研不是轰轰烈烈“形象工程”,而是扎扎实实的静悄悄的“学习工程”。综观我们的教学教研情况,与上级教育部门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还存在很多需要我们思考和改进的方面。例如,还有不少教师对教研组的认同感不够。接下来,我们希望通过努力,至少要让每个稼祥老师知道“他们的教研组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