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县教师进修学校

“留守孩子”问题及其教育对策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06-05-12    点击量:4285 次  

 

“留守孩子”问题及其教育对策

­­­­­——写在稼祥中学托教中心成立之际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及集镇的剩余劳动力大量地流向发达地区,形成一股巨大的“民工潮”,而伴随这一现象的是农村地区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孩子”,这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留守孩子”的家长通常会将他们留给自己的父母或托付给亲戚朋友,有的甚至把孩子单独留在家中,这样就造成了监护不力,表现为“三无”,即行为上无人管教、学习上无人辅导、生活上无人照顾。因此,有很多“留守孩子”的道德品质、学习成绩和身心健康都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道德品质下滑

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留守孩子”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培养,心理上往往容易患上种种病症,如性格孤僻、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等。行为上,因为没有了父母的约束,“留守孩子”容易养成自由散漫的习气,加上有的父母觉得有愧于孩子,便以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来补偿,一些“留守孩子”逃学、进桌球室、网吧和游戏厅已成家常便饭,更有甚者在校外打架斗殴、吸烟酗酒、早熟恋爱。这些问题如果出现在一般家庭,父母及时发现并认真教育可能会消除在萌芽状态。但在“留守孩子”家庭中,长辈的隔代教育往往收效甚微,而父母与“留守孩子”相聚较少,接触沟通层次浅,对孩子了解不够,即便家长对孩子身上的缺点略有所知,也因宠爱或愧疚而包容,久而久之,养成了孩子任性的性格,极少数自制力较差的“留守孩子”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另外,对于留守孩子的教育,由于缺失家庭教育的重要环节,也难以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无法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二、学习成绩下降

虽然农民外出务工增加了家庭收入,为子女上学提供了经济来源,但这是以牺牲对子女的监护为代价的。祖父母们大多年事已高,还要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和繁重的家务劳动,能照顾好“留守孩子”的生活起居,让他们吃饱、穿暖就已十分不易,根本无力再顾及其它。正是由于学习和生活上缺乏正确的教育引导,很多“留守孩子”的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文化知识的原动力。同时,学习得不到有效监督,自己的自觉性又不高,很多“留守孩子”产生了厌学情绪,成为“学困生”,不少“留守孩子”还因为学习困难而辍学。

三、安全隐患众多

由于父母不在家,留守孩子缺乏家庭管护,他们年纪尚幼、思想单纯,自我保护能力还很差,很容易遭受意外伤害事件,这是影响“留守孩子”安全的一大隐患。各地时常发生留守孩子受到伤害的悲剧,留守孩子的安全问题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我县属于丘陵和半山区地形,教育布局调整以后,年幼的学生要起早摸黑行走在崎岖山路上,无人接送,交通安全也存在重大隐患。

农村留守孩子的教育、成长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农村社会转型期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关注、参与,齐抓共管。目前, “留守孩子”的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不少新闻媒体对“留守孩子”的生活和教育状况做了深入报道,教育界的同仁也行动起来,积极探索“留守孩子”的教育和管理的课题,其中不少专家和学者都认为开办寄宿制学校是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

教育布局调整以后,我县农村有不少初级中学开展了寄宿制教育,为外出务工人员子女解除后顾之忧。现在,泾县稼祥中学也主动地承担起社会责任,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依托稼祥中心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开办了初中阶段寄宿制教育形式的“托教中心”,希望通过这种形式为我县外出务工人员和来泾投资商家的子女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为解决“留守孩子”的教育和管理难题做出有益的探索。

该中心将推出一系列针对“留守孩子”教育管理的创新举措,如:为学生配备生活指导教师、开办家长学校、构建教育监护体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等,并郑重承诺:严格按照规范的程序运作,以保障受教育者权利均衡发展为已任,坚持“以学生为本、服务第一”的方针,以接力未来为信念,为留守学生架起一座通往知识和文明的桥梁。泾县稼祥中学将本着“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宗旨,高质量地办好“托教中心”,为巩固泾县“两基”成果、加强“留守孩子”教育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抒写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