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县教师进修学校

2010年中考历史教学复习思路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10-05-07    点击量:2470 次  

 

 

内容提要】中考历史复习要在2010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纲要》的指导下分阶段进行,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和答题能力,形成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

关键词:中考历史复习,基础知识,知识系统化,能力培养

中考在即,历史学科复习量大,内容繁,头绪多,时间紧。因此,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搞好毕业班的历史复习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本人结合稼祥中学九年级历史备课组的经验谈谈我在毕业班复习教学中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以期与各位领导和老师共勉。

第一,精研课标和考纲明确方向。(复习前准备)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通过解读课标,我们可以准确的把握历史教学要实现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做到高屋建瓴,有的放矢。《2010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是具体指导2010中考复习的纲领性文件,是各学科学业考试的命题依据,在考试性质、考试形式、考试内容、命题原则和试卷结构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因此,很有必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带着学生做专门的学习。通过探究中考历史考试形式、重点、要求、试卷结构等内容,学生就能从宏观上对中考历史有一个大概认识,从而形成一个较明确具体的复习思路,自主复习过程中也避免了盲目性,真正做到胸有成竹。在学习考试纲要的过程中,我认为要注意以下两点:

1、精确掌握考试范围,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在复习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纲要》的范围,组织教学,把准考点。《纲要》中没有罗列到的知识点要淡化,罗列出来的要细化,以提高复习的效率和针对性。

2、重视《纲要》的能力层次要求,进行针对性训练。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历史教学的三方面目标,中考试题就是要检测这些目标的达成情况,从近几年历史中考的趋势来看,考题灵活,淡化了纯知识、纯记忆的内容,注重联系实际,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教学中,要结合《纲要》的具体要求,对理解、运用层次的内容进行分析、讨论,通过典型例题讲解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如《纲要》要求学生能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华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能理解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能认识到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可以通过下面这个综合性例题来巩固。

2008116央视一套开播的《台湾·1895》是第二部以“台湾如何被割让”为主题的重大历史题材作品。《台湾·1895》艺术再现了海峡两岸爱国仁人志士反侵略、反割台、英勇斗争的片段。

请从下面几个镜头回放中,挖掘出相关的历史信息。

1镜头1:《台湾·1895  27集中,中国北洋舰队执行护航任务,返航途中遭逢日本舰队袭击,经过激战,北洋水师的五艘军舰被击沉,邓世昌等七百多北洋水师官兵壮烈殉国!

这是发生在:________战争中的一幕,战争结束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________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2镜头2:《台湾·1895》第33集中,全国十八省的举子纷纷联名罢考,要求皇上拒约再战。全国十八省的举子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请问这一事件揭开了什么运动的序幕?这一事件的主要领导者是哪两位?(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康有为、梁启超) 

3镜头3:《台湾·1895》第37集中,剧中用历史镜头的方式,重现了抗日战争结束台湾回到祖国怀抱的场面,抗日战争结束后台湾回到祖国怀抱这一历史镜头定格在________年。请你简要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1945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国民党正面战场和共产党敌后战场的相互配合、全国人民实行全民族抗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美国、苏联等国际力量的支援等等。)

4)现在两岸关系出现了可喜的变化,海峡两岸在隔绝60年后将全面实现直接“三通”请你谈谈我国统一台湾的看法。

(①从历史角度看,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②从民族角度看,海峡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完成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③从现实角度看,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④从法律角度看,《反分裂国家法》的颁布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⑤从可行性来看,香港、澳门的回归和持续繁荣为统一台湾提供了范例。) 

通过这种题型训练,即可让学生明白识记、理解和运用之间的区别,复习中也能合理的分配时间、把握重点。

3、结合《纲要》定计划,突出复习的阶段性。

在《纲要》的指导下,我确定了复习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1)、纯粹的教材知识的再认再现;(2)、教材知识的融合与变通(即知识的系统化)。(3)、以史为鉴,与社会重大现实问题相联系(学以致用)。我计划分三个阶段完成。

第二,以本为本,夯实基础,巩固所学知识。(第一轮)

第一轮复习是打基础,也是搞好历史复习工作的前提。当下各种辅导资料可供学生选择,往往让他们忽略了课本的重要性,以致出现“要资料不要课本”的现象。教师对此要引起重视,学生只有掌握了课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去综合运用各种资料。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各种能力的培养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因此,在复习的第一个阶段,夯实基础是关键,我计划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对初中历史的基础知识作一个系统回顾。为避免枯燥,我结合《纲要》采用了要点化、线索化复习方式,复习过程中特别注意到历史知识的整理、归纳和复习知识的全面性。

第三,加强学法指导,使学生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形成“大历史”观。(第二轮)

第二方面教学内容是复习的重点所在,也是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关键所在,是我最为重视的。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师的讲解,更需要学生的深入思考与领悟。为达到这一目的,我采用了多种方法:如整理专题知识、撰写历史小论文、比较历史事件的异同点、进行综合题型训练等等。如在中外历史名人的复习中,我尝试着让学生用小论文的形式去解读汉武帝、唐太宗、华盛顿、拿破仑等历史人物,找寻他们的相同点。结果很多同学通过书本、报纸、网络等多种途径去找寻资料,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创新思维和意识也得到培养,达到较好的效果。

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我认为是“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复习阶段,要把中国历史的发展放在世界历史发展的大环境中去,通过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模式、文化表现形式等多方面的对比,找出世界历史发展的共性和中国历史发展的独特性,从而真正去理解中国走社会道路的必然性,真正去拥护党的领导,爱国主义的情感目标也可以在这种教学中顺利达成。对于历史学习中联系紧密的一些重要问题,如鸦片战争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等也可以很好的解决。对于当今世界一些共同关注的问题,如和平与发展、科技与环境、霸权主义与恐怖主义、人权与主权等等,孤立的概念让学生难以理解,通过中国现代史与世界史现代史的联系教学,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就能让学生在世界的大环境中看中国,在对比、鉴别中,学生自然而然认同当今世界的主流是和平与发展,认识到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不得人心和世界文化具有多元性等问题。

学生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的过程也是综合思维能力提高的过程,教师的引导很重要,复习中,我以专题形式确立了教学主线,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一、中外历史上民族关系与国家统一问题;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中外历史的革命与改革;三、中外历史上的重要会议、文献及重要历史人物;四、中外历史上的科技、文化与思想解放潮流;五、中国近代史上的侵略与抗争;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与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七、新中国外交与中美、中日、中俄及中欧关系。我认为,通过专题的讲解,可以帮助学生系统的梳理知识,初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问题。

第四,密切联系时政,关注热点和焦点。(第三轮)

近年来历史中考不回避热点和焦点问题,且考题多以综合分析题形式出现,这就要求学生有着较强的理解与分析事物的能力。因此,我应将社会热点问题纳入我的复习的计划,可以用整理、归纳或典型试题的方式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从而引导学生思考现实问题,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现实,关注现实,服务社会。只有将历史知识与社会重大时政和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才能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适应当前中考形势的需要。如对热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的处理,我选择了这样的例题。

新闻在线:60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经过近代以来一百多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夺取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毛泽东主席在这里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

                                               —— 胡锦涛

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六十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辉煌成就,同时也出现过一些失误,需要你运用所学历史知识来回答和探究。

1)[建国前的回顾]20世纪30年代,当中国革命和红军处于生死攸关的危急时刻,我党历史上的什么事件挽救了她?该事件的作用怎样?(遵义会议;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建国后的曲折发展]20世纪5060年代,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出现过哪些严重失误?为了扭转这一局势,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有何伟大历史意义?(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文化大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会议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使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

3)[对比探索]20世纪80年代,苏联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最后导致苏联解体,但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试探究分析我国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有哪些?(任意答出2点即可)(从本国实际出发,实行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等。)

通过试题分析,学生对新中国的成立意义、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必然性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我认为,政治热点可以是一年内或近期内的,与2010年中考相关的热点有很多,如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问题(包括台湾问题、新疆问题、西藏问题等);三农问题(至2009年我国粮食六年增产);改革与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科学发展观与建立创新型国家问题;中美(2009年是中美建交30周年)、中日(教科书问题、靖国神社问题、领土争端问题等)关系;科技、环境与发展问题;经济全球化问题等等。在复习过程中,我主要是用课堂融入和专题讲解方式与学生交流的。教学中,我个人认为应对一些典型事件作较深入的探究,这对于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其运用历史知识认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很有帮助。

第五,练、考结合,适应中考。(贯穿整个复习过程)

复习教学中,可以利用基础训练册、综合练习册、往年的中考试题等资料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训练,让学生学会多角度迁移和转化知识,同时也可以帮助教师找出问题所在,使复习工作更有针对性。教学中,我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1)、答题训练,即做单元过关题、阶段性测试题、模拟训练题等,对于以前做过的习题可以在理解上多下功夫,借此提高学生常规题答题水平;(2)、主题讨论训练,针对与历史知识有联系的社会现实问题,确定主题进行背景、现状、认识、解决方案等多角度讨论,教师在思维的完整性、逻辑性上给予必要的引导;(3)、中考试题模拟训练,往年各地的中考试题是拓展学生思维、检测自身水平的好教材,教师引导学生探讨这些题目的设计意图、设问方式、考点内容等,即可提高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针对性。

以上我结合《2010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纲要》就2010年中考历史复习工作谈了自己的一些认识,还请大家不吝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