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县教师进修学校

2010年中考历史复习方法及建议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10-05-07    点击量:2147 次  

 

 

近年来,随着中考模式的稳定,政史开卷考试的这种形式也被广为接受,对于中考历史学科的复习也成为初中历史老师所极其重视的问题。从近年的历史中考试题的题型来看,形式越来越多样化,有选择、组合列举、判断改错、读图、材料分析、活动与探究以及要求完成历史小论文。虽然采取的是开卷的方式,但所涉及的内容都是课标、考纲和教材的重点,大部分同学对所给的题干、材料、提示等也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但在具体解答时仍然不容易取得比较满意的成绩。这是因为中考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的识图、读表、分析理解、归纳总结等综合能力。考查的范围不仅包括知识与能力,还包括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基于以上特点,如何才能有效的备战2010年中考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依据考纲,有的放矢。

中考历史的所有考点都依据《2010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纲要》。因此,在中考复习中,要密切联系考纲。历史考纲中对考试内容做了明确的要求,考纲中规定的内容就是该年中考的范围,也就是我们在复习中必须掌握的内容。对于这些内容,大家务必要搞清楚、弄明白。除此以外,考纲还对规定的内容按照ABC三个层次做了不同的要求,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依据考纲对不同层次的考点做不同层次的复习。对于A层次的考点务必要识记和了解, B层次侧重与理解和分析、C层次则注重应用方面。所以对B考点和C考点要能够活学活用,切不可教条的抄录教材、生搬硬套。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落实历史的知识要素,掌握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和意义等,理清历史发展脉络、把握历史阶段特征。

仔细研读中考纲要,是我们每一个一线教师组织复习迎考的前提工作,纵观2010年考纲,考试的性质、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与去年一致,而考试的内容与去年相比有一定的变化,在具体的知识点上有所增加和删减,现在我将增加和删减的内容列出来。

增加的有:

 

 

 

 

中古史

1、            了解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

2、            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3、            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4、            了解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

5、            知道司母戊鼎等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6、            知道《水经注》、《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等重要著作

 

 

中国近现代史

1、            张謇兴办实业,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媒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2、            知道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            以人们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为例,说明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

 

世界史

1、            感受巴黎公社的革命精神

2、            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影响

3、            欧洲联盟

4、            知道德莱塞的《美国的悲剧》

 

安徽史

1、            清正廉洁的包拯

2、            宋元农学成就

3、            宋元安徽经济新气象

4、            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对外贸易

 

删减的有:

 

中古史

1、评价秦始皇

2、武则天的基本史实

3、知道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主要史实

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1、克莱武在印度的掠夺

2、凡尔登战役

3、杜鲁门主义

安徽史

改革开放的新阶段

 

二、研读去年中考历史试题、明确复习方向。

安徽省2009年中考历史试题,以《历史课程标准》为基准,以考察学生学习能力为目标,在前几年命题思想的基础上,命题日显成熟。试题结构严谨、题量适中,形式多样。

(一)、题型、题量:稳中有变

2009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历史学科试题,分为四种基本题型:单项选择题、组合列举题、材料解析题和分析探究题,全卷共18小题,满分70分。初步统计数据见下表:

 

一、单项选择

二、列举组合

三、材料解析

四、分析探究

题量

分值

比例%

题量

分值

比例%

题量

分值

比例%

题量

分值

比例%

10

20

28.6

5

15

21.4

2

22

31.4

1

13

18.6

与去年相比,2009年的试卷在题型和分值比例上变动不大。主要表现在:1.第二大题组合列举题增加了1题,总分值增加了2分;2.材料解析题的分值减少了2分。

(二)、试题分布、分值比例:分布合理、厚今薄古

类别

年份

中国史

世界史

 

安徽史

 

综合知识

 

合计

古代

近代

现代

小计

古代

近代

现代

小计

2008

10

12

18

40

3

8

14

25

3

2

70

2009

12

12

8

32

2

16

8

26

2

10

70

增减

+2

0

-10

-8

-1

+8

-6

+1

-1

+8

0

通过对试卷进行分析,可知:1、知识点分布合理;2、重点突出近现代史,考察的过程中注意了知识点、线、面的结合,既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又注意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体现历史考察“厚今薄古”的原则,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3、试题中综合知识的考察内容增加,体现今年历史中考注重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

(三)、出题角度:形式活泼、符合学生的认知

命题者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了历史地图、实物图片、图标等材料,但又避免了试卷过于花哨的表现形式,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出发,注重能力考查层次,题目灵活开放,体现人文精神。主要表现在:

1.用材料切入题。用地图、实物图等材料入题,考察学生认知史实、感悟历史的能力和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如:选择题的第2题从大运河的地图入题、第6小题从《民报》的实物图入题等。

2. 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出发切入试题。如:选择题的第7小题考查改革开放的流行语;组合列举题的第14小题,以歌曲为切口考查重大的历史事件。这种命题思路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也有利于考查学生理解、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这也是今年中考的一个亮点。

3.与时事联系密切,体现了时代性。突出了周年纪念、社会热点和社会焦点。如:选择题的第5题考查林则徐与虎门销烟;第8题考查《权利法案》与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关系;第10题考查欧元是欧盟个成员国的统一货币;材料题第16小题关注了朝核问题;第17小题关注了美国总统奥巴马当选、金融危机和中美关系问题,而且巧妙的将林肯、罗斯福和奥巴马这三位总统联系起来;活动探究第18小题关注了台湾问题。

(四)、能力考查上:全面考察,突出能力。

1.注重“过程与方法”的考查。如:分析探究的最后一问,要求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

2.非常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察。如:第16小题的最后一问考查中国在朝核问题上的立场;第17小题的最后一问考查对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认识等。

3.注重“开放性”的考查。很多题目考查学生在分析史实的基础上延伸、拓展思维,来看待对历史现象的认识。

三、依据课标、狠抓基础、强化巩固

结合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中考历史试题特别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体现基础性的导向。因此,在中考历史复习中应以抓历史基础知识为主,从而为专题复习提供一个有力的支撑。狠抓基础知识,并非死记知识,而是准确的掌握重要的事实、概念和结论,理清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内在联系,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然后才能提升到专题复习阶段。专题复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把自己掌握的历史知识纵横贯通。在此基础中,强化综合训练,优化历史思维,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因为,我们九年级历史备课组经过集体备课设计了三轮复习。

第一轮是全面复习。通过第一轮复习打好基础,因此这一边要慢一点、细一点。在这一轮复习中,我们采取了如下方法。九年级历史老师分工合作,将每一课的考点找出来、打印出来,将要考察的内容用填空的形式留出来,请学生完成。老师在课堂上主要讲解学生不容易理解或记忆的知识点,强调重点知识。

第二轮是专题复习。整合构建知识网络,从不同角度审视知识,综合分析。专题复习是历史学科复习中最难的一个环节。作为教师来说,需要对考纲要求的知识运用方面的问题要讲深讲透。而对于学生来说,则难在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合,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复习中,我们主要进行了以下专题的复习:

中国近代侵略与反抗的历史、道路探索专题、政治制度专题、思想专题、改革专题、民族关系专题、反法西斯战争专题等。

第三轮是模拟训练。在模拟训练中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基础,提高能力,适应中考。在这一轮复习中,作为教师要注意做好试题的解析工作,主要包括命题意图、特点和解题规律,培养和训练学生对各种类型试题的审题方法、解题思路和技能。并且让学生对一些常考、易考内容的典型题目,特别是开放性试题的答案进行研究,引导学生记录一些代表性的答案和语句。另外,在复习中,教师要多创设一些问题和情境,训练学生用历史的语言来陈述问题和描述历史,锻炼他们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学生表述能力的经常性训练,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就能够轻松而流畅的组织语言答题了。这样避免因为表述不准确和不专业而导致的失分。

四、关注现实,学以致用。

历史中考具有较强的时代气息。年年的中考试卷,都有结合现实热点考察的体现,因此,要注重历史的借鉴功能和人文意识,重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的学科特点决定了要善于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关注和思考国家以至人类社会现实及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近几年的中考试卷中较多的出现以社会热点问题为背景来设计问题的试题。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要研究时政热点,关注社会焦点,注重知识的现实性、时代性。

五、答题方法和解题思路的训练

第一要规范学生的答题方法:一定训练学生答题的规范性,答题卡上哪个区域可以写字,哪不能写字一定要跟学生讲清楚。在这我提醒大家从这几个方面去规范学生答题:①用笔要规范,答题要符合要求;②填涂要规范;③书写要规范;④按卷面、题头说明和要求作答;⑤审题要仔细、准确,回答问题要全面;⑥先易后难,科学分配答题时间。

第二要训练学生的答题技巧。下面我就中考的四种题型来谈谈解题的技巧:

选择题和组合列举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理解掌握的准确性,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再现能力。解答时,应从准确性、最佳性角度去思考。一般选择题的题干在设计上很注重人文性,会在题干中引入一些与该题相关的有效信息或者情境,我们老师在平时在训练时要多将一些有效的课程资源引入训练之中,让学生逐渐熟悉这种答题环境,做题时就会得心应手了。

材料解析题,是全面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能力。做此类题,首先要读懂材料,从材料的时间、出处、人物、事件及相关历史知识去分析考虑。看到材料后要能迅速联想到课本的相关知识。然后再审题,找出相关知识点。最后进行综合分析,归纳作答。

分析探究题,它既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完整准确的认知掌握程度,又是考查学生探究历史和运用历史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做题时,先审题,重点分析关键性词语,抓住关键词,找准知识点,然后再做答。

 

综上所述,开卷考试下的初中历史复习应以课程标准为核心,以教材为本,紧扣考试说明,夯实基础,重视专题复习,关注社会热点,加强能力培养,全面系统地指导学生做到“四看四抓”,也就是看目录、看课文、看插图、看大事年表,抓基础、抓重点、抓线索、抓网络。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要融会贯通地学习历史知识,运用历史知识,唯有这样,才能教有所获,学有所得,从而使学生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2010年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