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县教师进修学校

用“活动案例”提升集体备课质量

来源:网络   时间:2010-03-22    点击量:849 次  

集体备课是提高教师备课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方法,是学校教研文化制度建设的重要抓手。“集体备课活动案例”是中小学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成果的呈现形式之一,记载着教师参加校本研修的历程。典型的“集体备课活动案例”的形成过程,其实就是教师进行备课研究、教学研究,提升教师业务能力的过程,它可以为中小学校有效地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提供借鉴的经验。规范“集体备课活动案例”的形成过程,一般需要符合以下要求:

一、结构框架

一篇“集体备课活动案例”主要包括五项内容:标题、活动背景、过程展现、总结反思和附录。

(一)标题

可以用事件或主题定标题。标题要紧扣案例、提炼内容、角度新颖。(必要时,可以设副标题,作为正标题的补充或说明)

(二)活动背景

简要交代开展本次集体备课活动的缘由、目标、时间、地点和参与者等相关的具体背景。

(三)过程展现

过程是案例的主体,是要求展开叙述的部分。它既包含对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的展现,也包含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叙述。不仅要叙述问题是如何发生、如何被发现、如何发展的,尤其要注意全面详尽细致地展现问题解决的过程。切忌把这部分叙述得简单化、概括化,应通过对细节的描写、情境的再现,展现集体备课的过程。

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问题诊断、制定解决方案和修改初始教案等活动中的集中研讨过程:问题提交、问题梳理、解决方案的要点、初始教案的说课(或无生上课)过程和初始教案的评改意见。

2、研修课教学的评价意见及其形成过程。

3、反思教案的改进意见及其形成过程。

(四)总结反思

对本次集体备课活动进行分析、评述,总结实践问题诊断和解决、教学反思与研究的经验教训,提炼出提升教师业务能力的策略建议。分析要紧密结合活动过程,在理论的指导下,揭示案例背后隐藏着的教学设计的基本知识、原理和集体备课活动开展的规律和方法,反映备课组教师的实践智慧等。

(五)附录

附录主要呈现集体备课活动的系列材料,是活动过程的具体化。

1、教师个人:提交的实践问题,初始教案及其说课稿,研修课的听课记录及其评课意见,备课反思,以及研修执教者的研修课教案和研修课自我诊断等。

2、备课组:备课问题梳理,备课问题解决方案,研修课综合评价意见,以及集体备课的过程记录(如:备课组活动记录、集体备课记载表等)。

二、写作要求

1、真实性。案例写作应实事求是,不夸张、虚构。用事实说话是案例的基本要求。

2、典型性。针对本组教师实践中存在的普遍性、代表性的现实问题,进行问题的诊断和解决。不能希望通过一次集体备课活动解决实践中的所有问题和个别性问题。

3、研究性。集体备课的过程是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教师进行教案反思与研究的过程。研究性是“集体备课活动案例”的生命。

4、叙评结合。“过程展现”部分以记叙为主,要抓住主要问题和困惑、典型观点和言论、主要做法和过程。“总结反思”部分以评论为主,经验教训和策略建议要在事实的基础上提炼。“过程展现”和“总结反思”两部分也可先叙后评、或先评后叙。

三、呈现形式

集体备课案例呈现的形式可以有三种:

1、纸质文本——用纸质文本的形式呈现案例的主体部分。

2、音频视频——拍摄研修课教学与评议的录像,有条件的备课组可以用录像方式记录集体备课活动的全过程。

3、电子网页——将整个案例用网页的形式呈现文本、图片、音频和视频等。

附:集体备课活动要求

集体备课活动要求

集体备课应整合集中研讨和技能训练于备课组的备课、上课、观课和议课等一系列教研活动之中,在本校校本研修指导组的指导下有组织地开展活动。活动程序和要求为:

1、问题诊断

参训教师个人结合岗位学习,联系实践,提交备课和教学中的真实问题给学科备课组。

备课组长组织组内研讨,梳理出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重点)和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难点),找出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等,并对问题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整理。

2、制定方案

学科备课组通过组内研讨,研究本学科问题解决策略和具体方法,制定本学科问题解决方案上报学校校本研修指导组。问题解决方案应重点做到“三定”:定共同解决的实践问题、定集体备课的教学内容、定研修课听课评课的重点目标。

3、个人备课

解决方案制定后,组内教师人人独立进行备课,初步设计完整的课时教学计划(初始教案),并写出课前说课稿(或无生上课的课后说课稿)。

4、集体研课

学科备课组内人人提交个人初始教案,轮流进行说课(或无生上课),逐一进行组内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最后制定出一个适合的教案。

5、上研修课

学科备课组内开展公开教学活动,课前抽签决定一人上研修课。全组教师观课议课,进行课堂观察与评议。课堂观察和评议活动,要紧紧围绕本组备课问题,突出重点,聚焦问题解决。提倡全组人人上研修课,开展“同课异构”“同上一节课”活动。

6、反思备课

公开教学之后,上课教师和组内其他教师人人撰写活动小结,进行教学反思与研究活动。学科备课组在个人反思研究的基础上,形成“集体备课活动案例”。